王慧晶學姐
親愛的醫學學弟妹們:
我希望這封信能成為你們的鼓舞和激勵,特別是當你們正站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上時。作為一名主治醫師,我自己的職業生涯一直在不斷地成長和發展,而這其中,就讀臨床醫學研究所的經歷給予了我許多寶貴的啟示。
遙想當初鼓勵我踏入研究領域的不僅有科室主任蕭惠樺主任和劉益昌主任的大力支持,更有我敬愛的劉大智教授 (他告訴我:「學位及學術著作這些才是會跟著自己一輩子的,誰也無法將他帶走!」)。他們的鼓勵與支持是我踏上研究之路的重要動力,讓我有信心追求自己的學術夢想。
首先,臨床醫學研究所將為你們提供一個廣闊的舞台,讓你們有機會深入研究和學習各種醫學科目。不論你們是對內科、外科還是其他專業領域感興趣,這個研究所都將為你們提供豐富的學術資源和專業指導,幫助你們打好堅實的專業基礎。
其次,這個研究所的學習氛圍將會對你們的人生和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在這裡,你們將有機會與來自不同背景和專業領域的同學們一同學習和成長,這將激發你們的思維,拓展你們的視野,並且結識一生的好友。在這個研究所的學程中,我得以結識了許多優秀的老師和親密的朋友,其中包括了郭柏麟教授。郭教授不僅在學術上給予我巨大的指導和啟發,更在人生中成為了我值得尊敬和珍惜的良師益友。他甚至在就讀期間邀請同學們為我慶祝生日,這令我感到非常感動和感激。對於他的幫助和友誼,我將會永遠懷念並珍惜。
此外,我的指導老師包括潘美仁教授和陳立宗所長。他們不僅給予我學術上的指導,更牽引我進入了許多優秀的統計專業老師以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相關的研究領域。他們的專業指導和支持是我在學術道路上的重要依靠,值得我永遠感激和敬佩。就讀臨床醫學研究所不僅會豐富你們的學術知識,更會連結你們與各個專業領域的重要人物,包括統計學家、分子生物學家等。這些指導老師及教授將會與你們建立起密切的聯繫,為你們的專業發展提供寶貴的指導和支持,在你們人生的過程中增加更多不同領域的連結。
在高醫臨床醫學研究所的學程中,大多數使用自己平日的時間進修,不太需要用到額外的假日,也不太會犧牲陪伴家人的時間。這讓你們得以兼顧學業和家庭,不會因為學習而忽略了親情的重要性。
最後,通過就讀臨床醫學研究所,你們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可以藉此契機,開展基礎實驗室相關的研究。這將為你們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並且為你們的專業發展帶來更廣闊的空間。
總之,就讀臨床醫學研究所將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真誠地鼓勵你們抓住這個機會,為自己的未來奮斗。相信我,這將是一段充滿挑戰和成長的旅程,但同時也將是一段寶貴而難忘的經歷。
祝願你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斷追求卓越!
衷心地,
王慧晶
陳浩瑋學長
陳浩瑋就讀臨床醫學研究所的心得與研究成果
就讀動機
在106學年度,我進入高醫臨床醫學研究所,攻讀醫學碩士學程。當時我還是高醫泌尿科第二年的住院醫師,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面對人生和醫學學習上的一大挑戰。很多同學問我,為什麼醫學系畢業後還要攻讀碩士學位?畢竟,一名醫學士也能撰寫論文並在醫學中心生存下來,若選擇開業,似乎也不需要碩士學位,為何如此辛苦?
我常以家庭背景作為回應。我出身於醫生世家,父親和妹妹也都是泌尿科醫師。我常開玩笑說:「我們家應該是全台灣泌尿科醫師最多的家庭。」從小看著父親行醫救人,早已讓我立定志向,決心成為一名泌尿科專科醫師,為病人及全人類的福祉努力。當我開始高醫泌尿科PGY訓練時,我對腎結石患者特別感興趣。接觸病人並記錄病歷的過程中,我發現可以根據一些實驗室數據和病人的特徵,預測腎結石的成分。甚至在跟診時,我能憑直覺判斷病人體內是否有腎結石。當我向同事和老師分享這些想法時,大多數人質疑這種方法的可行性,認為這僅是臆測。然而,我堅信必須透過研究來證明我的理論是否正確,這也成為我決定攻讀學位的初衷。
碩士班時期
在醫學碩士學程中,我學習了各種研究方法,這對我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啟發。然而,腎結石的病因非常複雜,使用傳統的研究方法無法完全表達我的想法。當時,我一邊進行臨床訓練,一邊攻讀碩士學位,每天的睡眠時間少之又少,但我始終堅持在研究與臨床學習之間取得平衡。我也充分利用學校資源,積極參加跨領域的講座,從中吸取知識。最終,在一次與醫學完全無關的休閒旅遊研究中,我找到了一種合適的研究方法,並繪製出多個臨床因子如何影響結石成分的路徑圖(圖一)。我的論文因此順利被接受,我也成功取得醫學碩士學位。
圖一: 多個臨床因子如何影響尿酸結石成分的路徑圖
博士班時期
碩士班的研究證明了我的理論可行,但仍無法應用於臨床。隨著AI技術在2019年開始廣泛應用於醫學領域,我希望能利用AI建置一套篩檢系統,幫助更多腎結石患者,尤其是在疾病早期進行篩檢。早期診斷可以避免腎結石患者病情惡化,特別是尿酸結石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溶解結石,無需進行昂貴且具風險的手術治療。
由於我對研究的興趣,於是決定在取得碩士學位後,繼續攻讀高醫臨床醫學研究所的醫學博士學位,期望通過跨領域合作將理論實現。在博士班期間,感謝學校的支持,我得以跨領域完成我的研究想法,進一步將碩士班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尿酸結石預測系統」的人工智慧演算法。這個系統使用簡單的臨床數據,在病人發現結石後預測其是否為尿酸結石,若屬尿酸結石,則可先使用藥物溶解,減少手術的必要性。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期刊,並成為我的博士畢業期刊的第一篇論文。此外,將此系統開發成臨床可用的軟體,並在多場創新創
業競賽中獲得優勝(圖二至 四 ),最終於 2023年獲得第 20屆國家新創獎(圖五 )。
受此鼓舞,我繼續開發第二項研究,旨在預測健康族群是否患有腎結石疾病,並設計一套篩檢系統。這項研究經過多次挫折,終於在2023年底完成。透過一般健檢數據輸入我開發的「快速腎結石篩檢系統」,可迅速預測病人體內是否存在腎結石,應用範圍涵蓋內科與健檢部門,幫助醫師在早期發現和處理腎結石病患,達到早期診斷與治療的目的,減少腎損傷的風險。這些研究成果有幸能在各大國際泌尿科醫學會上進行口頭發表,並於2024年初被泌尿科領域的高影響力期刊接受,為我在112學年度博士班順利畢業奠定了基礎。在準備博士班口試期間,歐洲泌尿科醫學會(世界最大泌尿科醫學會)從全球6000多篇研究中選出我的研究,並為我頒發最高研究榮譽獎項Helmut Haas Award(我是首位獲此榮譽的亞洲人)(圖六)。之後,我將這兩套AI演算法申請了多國專利,並在2024年年底成功募資成立了一家新創公司,旨在將這些成果推廣到臨床應用,幫助更多的腎結石患者。這一跨領域的研究讓我們不僅從理論上取得了突破,還將其轉化為實際可操作的系統,讓醫療技術更高效地服務病患。我的夢想不僅僅是在學術上有所成就,更希望能透過技術革新,為腎結石病患提供更好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方案,提升生活品質。
有夢最美,築夢踏實
回顧這段旅程,許多學弟妹經常問我,繼續攻讀碩士與博士學位是否對自己有實際的好處。我的回答始終如一:如果你有夢想、有點子、有熱情,並希望將這些想法貢獻給醫學領域,那麼高醫臨床醫學研究所將是實現夢想的絕佳平台。雖然這條路充滿挑戰和疲憊,但如果你堅持不懈,所有的努力最終都會得到回報。就像我所經歷的一樣,夢想的實現並不遙遠,只要你相信並持續前行,宇宙都會助你一臂之力。
陳妤甄學姐
史丹佛大學《2024 Stanford Biodesign種子教師培育計畫: GFIT》
研習心得
作為高醫的一員,有幸代表高醫學校參加史丹佛大學的《2024 Stanford Biodesign種子教師培育計畫: GFIT》,這六個月的全新經歷(兩個月線上半夜與美國連線的課程和四個月的當地課程)讓我深感啟發,這是完全不同於醫學系的領域,所有事物對我而言都是從零開始學習。在這裡,我想分享我所獲得的心得,特別是對於鼓勵年輕醫師們擴展研究視野和追求進一步學習的看法。
Biodesign跨領域合作的力量
Biodesign是個「結構化的創新」過程,大部分的創新並不是天外飛來一筆的創意發想,而是由一連串嚴謹的分析所發散收斂的過程,最後考量臨床效用、安全、成本、可行性的綜合判斷。在這個課程中,我們的團隊由來自醫學、商業和工程等不同背景的專業職場人士組成。透過這樣的跨領域合作,我們能夠更全面地檢視正在開始的臨床想法,並進行多方面的探討和篩選,最後選出最棒與最值得投資與開發的新創技術。這樣的合作不僅可以激發出創新的思維,還能有效地將市場需求與技術解決方案結合起來。
鼓勵年輕醫師繼續深造
在全球醫療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年輕醫師不可避免地面對日新月異的挑戰。參加這個為期數周的研習計畫,我深感持續進修的重要性。透過短期的集中訓練,參與者能夠獲得來自各領域專家的指導,拓展視野與加強專業技能,並深入了解醫療器材的設計流程。這些知識不僅能提升個人職業素養,更有助於未來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
借鏡史丹佛的創新思維
史丹佛大學作為全球新創產業的搖籃,擁有超過20年的醫療科技創新與創業課程。該課程曾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成功創立了上百家醫療科技公司,其創新的思維模式和流程設計值得我們學習。這次研習讓我更加了解所有成功的背後並不是靈光一閃,而是透過一系列的反思、討論與經驗的累積,最終針對醫療問題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打造市場需求導向的產品
學習到的不僅是如何設計產品,更是如何從臨床需求出發,逆向設計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醫療器材。我們要將「需求」放在首位,並以此為基礎發掘合適的技術作為解決方案。這樣的思維模式將極大地提升我們在醫療器材開發上的競爭力,並最終受益於患者。
總結
總的來說,這次參加史丹佛的《2024 Stanford Biodesign種子教師培育計畫: GFIT》讓我對醫療科技產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意識到作為年輕醫師,可以勇於面對全新的領域,追求更廣的視野,共勉之。